止血,行气,止痛,利水,清凉解毒。
疏风解表,清热解毒,行气活血。
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用于肝胃气滞,胸腹胀闷,胃脘疼痛。 用法用量:3~9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理气,杀虫,宽中,止痛,疏肝解郁。
下气,利膈,降逆止呕,化痰止咳。
祛暑,活血,理气,化湿。
理气止痛,祛风湿。
健脾,消食,行气,化痰。
祛风解毒,理气镇痛,调经活血,截疟。
消饱胀,疗风湿。
宽中理气,解郁,止咳,利尿。
理气,消食,利尿。
理气化痰,化痰解郁,生津止渴。
行气,止痛,消食,解毒。
行气,散瘀,解毒,止痛,化痰,止咳。
降逆和胃,解毒。
可下气、消积、益气、续精神、开胃宽肠;用于绞肠痧、肠胃积滞、慢性泄泻、痢疾、烫火灼伤等症。 荞麦图片
行气,活血,镇痛。
行气止痛。
下气宽中,壮筋益力,除湿发汗,止泄。
理气止痛,利尿化瘀。
舒肝和胃,除湿止痛。
行气健胃,止痛。
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用于胸胁胀痛,疝气疼痛,乳癖,乳痈,食积气滞,脘腹胀痛。 用法用量:3~10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疏肝,理气,散结消痰,消积化滞。 1.疏肝破气(肝气郁滞证)用治肝气郁结所致的胸胁胀痛、乳房胀痛及疝气痛等症。用治胸胁胀痛,常配以香附、郁金等同用;用治乳房胀痛,宜配伍柴胡、橘叶等同用;用治疝气痛,每与小茴香、乌药等配伍。 2.消积化滞(食积气滞证)用治食积气滞所致的脘腹痞闷胀痛等症,常与山楂、神曲等同用。若气滞较甚,可与木香、槟榔或枳实、大黄等配伍同用。 3.散结化痰:用于化痰、散结,主治咳嗽痰多、乳房内结节、乳房内肿块等病症。气滞肝郁则有瘀血、结节,《本草纲目》记载,青皮治胸膈气逆、胁痛、小腹疝气,消乳肿。可润肺散结,袪痰润燥。 4.疏肝胆:青皮归肝、胆二经,一般人肝区疼痛、多怒、烦闷都源于肝气郁结、有滞气,胁下有郁积,经常会小腹疝痛。服用青皮后可以疏通肝、胆二经,行其气;若肝胆虚则会先补再行气。所以青皮疏肝胆、泻肝热,用于多怒、忧郁等症。 5.其他取其破气散结之功,用治气滞血瘀所致的癥瘕积聚以及久疟痞块等症,常配伍三棱、莪术等同用。 青皮图片 醋青皮图片
可行气,解毒,消肿,止痛; 1.行气止痛(胸胁、脘腹疼痛)用治肝胃气滞之胸胁胀痛、脘腹疼痛等,单味服用就能获效,或与佛手、川楝子等同用。 2.解毒消肿(泻痢腹痛,疔毒湿疮,毒蛇咬伤)用治泻痢腹痛,可取鲜品捣汁饮服或取干品研末服用,或与黄连、木香等配伍为用;用治疔疮肿毒、毒蛇咬伤和皮肤湿疮,可单味研末,水蜜调敷,或煎水外洗,或与白七叶一枝花、穿心莲等同用。
清热,解毒,止血,降压,下气消积。
行气止痛。
可理气宽中,和胃止痛;用于胸腹胀闷、胃脘疼痛等症。
降逆和胃,止咳,解毒。
疏风解热,消积化痰,行气散瘀。
疏滞、健胃,止痛,行气,祛痰,健胃。
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用于胸胁、脘腹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煨木香实肠止泻。用于泄泻腹痛。 用法用量:3~6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行气,止痛,温中,和胃,健脾,暖胃。 用治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痛、少食呕吐等症,宜配伍砂仁、陈皮等同用,如香砂六君子汤;用治湿热泻痢后重,常与黄连配伍为用,如香连丸。若用治食积之腹胀便秘或泻而不爽,可配以槟榔、大黄等同用,如木香槟榔丸。本品辛行苦泄,药性温通,芳香气烈而味厚,善行脾胃、大肠之滞气而止痛,为行气止痛之要药。于补益药中,佐以少量本品,可使其补而不腻。 木香图片
清热解毒,祛湿。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湿热泻痢,湿疹,疮疖,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枝3~4.5g;叶1~3g。外用适量。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理气、解郁、行气、散瘀、疏肝、活血、止痛。 疏肝解郁:用于肝胃气痛所致的胸膈满闷、胃痛、胁肋疼痛、乳房胀痛,以及肿毒、风痹等。 和血调经:用于月经不调、赤白带下及跌打伤痛。 1、缓和情绪,调节内分泌 玫瑰花中含香茅醇、橙花醇、香叶醇、苯乙醇及苄醇等多种挥发性香气成分,以及丰富的维生素、挥发油、苦味质、鞣质、有机酸等,可缓和情绪、平衡内分泌。 2、美容养颜 玫瑰花能有效地清除自由基,消除色素沉淀,令人焕发青春活力。长期服用,美容效果甚佳。 3、防治妇科病 玫瑰花和血散瘀、温养血脉,对月经不调、白带异常、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等有调养防治作用。 玫瑰花图片
健胃消食,化痰行气。
理气,辟秽,和中,平肝解郁。
悦神,止泻,止吐,化痰,理气,益肠胃。
散寒止痛,行气消食,透疹。
收敛,活血行气。
健脾,理气,安胎,止咳平喘。
醒脾辟秽,美容泽肌,健脾理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