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腰益肾,养血安神。
解痉止痛;抑制分泌。
祛风除湿;安神。
补肝肾,强筋骨。用于肝肾不足,头晕目眩,腰膝酸痛,筋骨痿软。 用法用量:10~15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安神通络,清热消肿,止咳。
解毒,止血,熄风,镇痛,养心安神,除湿活络。
解毒、清肠、补血。
凉血止血。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5~10g,多入丸散服。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消食和中,健脾开胃。用于食积不消,腹胀口臭,脾胃虚弱,不饥食少。炒稻芽偏于消食。用于不饥食少。焦稻芽善化积滞。用于积滞不消。 用法用量:9~15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地花生补心安神,祛痰。
助消化、补脾、养胃、清肺。
和脾止痢。
祛痰止咳,镇痛。
宁心安神;活络止痛;解毒消肿。
解毒消肿,利湿止痒。
健脾;补血;清热。
养心安神;润肠通便。
散风寒,止呕吐,除湿痹,通经脉。
行气健脾,祛风平肝,消肿解毒。
活血;利尿;驱虫。
益肾定喘;健脾利湿;祛风活血;解毒消肿。
清热解毒。
宁心安神;利水清热。
解毒,止痛,开窍醒神。
助消化、增食欲。
清热、养阴、生津。
补气安神,强精滋肾,祛风活血。
润肺化痰,滑肠通便。用于燥咳痰黏,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9~15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暖胃、补虚。
提高免疫力、促消化。
草柏枝养心安神,止血。治心脏衰弱,心悸,咳嗽痰中带血。
镇惊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平喘。用于惊悸失眠,头晕目眩,视物昏花,耳鸣耳聋,肾虚气喘。 用法用量:9~30g,先煎。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补虚,补肝肾,安神定惊,聪耳明目,纳气平喘。 磁石图片 煅磁石图片
可清热,消炎,消积,利湿,解毒,化痰止咳;用于肝炎,消化不良,眼疾,咽喉肿痛,神经衰弱,肺痈,蛇咬伤,疮疡肿毒,咳嗽,肺结核,肺癌,肺积水,流感发烧,肝硬变等症。
可止血,止痛,凉血,利尿,健胃,祛风,祛风湿,止咳化痰,润肠通便,养心安神;用于吐血,衄血,子宫出血,尿血,肠风,血痢,慢性气管炎,咳嗽,风湿,霍乱,抽筋,风湿痛,骨节痛,高血压,烫伤等症。 侧柏叶:味苦涩,性微寒。入肺、肝、大肠经。根白皮:味苦,性平。柏子仁:味甘,性平。入心、肝、脾经。
性味功能,主治用法和白扁豆基本相同,能健脾利水,但无壅滞之弊。
清心安神。
解热除烦、通利肠胃,补中消食、利尿通便、清肺止咳、解渴除瘴的功效。
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用于阴虚燥咳,劳嗽咳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 用法用量:6~12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润肺止咳,清心安神,清心宜生。 止咳化痕:百合历来是止咳化痰的药食两用佳品,用于肺痨久咳、咳嗽痰血、肺病吐血等症,但百合性寒,不适合风寒咳嗽。 滋阴润肺:一般伤寒病后体热余热未消,所以神志恍惚、肺热脾燥,百合能清泄肺胃之热,通调水道,导泄郁热,所以可滋阴润肺。用于肺热干咳、肺痈(肺部发生痈疡,咳嗽脓血疾患)、久咳声哑、阴虚劳嗽、干咳痰黏、咳嗽咯血等病症。 清心安神:百合安心益智,源于祛除体内邪热而扶助正气,不是直接以性寒来袪热,可用于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或情志不遂所致的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等病症。 清热袪邪,补中益气:据明代医学典籍《本草经疏》记载,百合主要用于邪气腹胀,邪气就是指邪热,邪热堆积在腹部,所以腹胀、腹痛,清邪热则腹胀消;甘能补中,清热则气生,所以能够补中益气。 其他本品还能养胃阴,清胃热,对胃阴虚有热之胃脘疼痛亦宜选用。 1、抗癌 百合能促进和增强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机体免疫系统功能,抑制癌细胞增生,有明显的抗癌作用。百合中的蛋白质、氨基酸和多糖也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2、安眠、抗疲劳 百合中含有百合苷,有镇静和催眠的作用,可以有效改善睡眠,提高睡眠质量。百合中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能促进机体营养代谢,使机体抗疲劳、耐缺氧能力增强,同时能帮助清除体内的有害物质,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3、治疗痛风 百合含有丰富的秋水仙碱,可在不影响尿酸排泄情况下,通过抑制白细胞的活动及吞噬细胞的作用减少尿酸形成的尿酸盐沉积,起到迅速减轻炎症,有效止痛的作用,对痛风发作所致的急性关节炎症有辅助治疗作用。 4、润燥清热、美容 百合富含黏液质,有润燥清热的作用,也有益于皮肤新陈代谢,有一定美容作用。 百合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