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风湿,利尿,止血。
止血。
凉血,散淤,止血。
清肿散结;止血。
健脾,止血,化瘀。
补肾养血;催乳;止血。
解毒,活血,消肿,止血。
补肺,止咳化痰,止血生肌。
活血调经,行气散瘀,止血止痛。
清热,凉血,明目。用于吐血,尿血,牙龈肿痛出血,目赤肿痛,风眼烂弦。 用法用量:1.2~2.5g。或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研末擦牙或水化漱口,洗目。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清热,润肺,凉血,止血,明目。 大青盐图片
镇痛,消肿,止血,散瘀。
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凉热止血,祛风止痛。
收敛止血。用于崩漏,尿血,鼻衄,牙龈出血,创伤出血。 用法用量:9~15g。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清热,解毒,止血,凉血活血。
清热解毒,止血。治痈肿疔疮,外伤出血,荨麻疹。
和血止血,消肿止痛。
可活血,止血,调经,祛风湿; 杜鹃的叶亦可用药,主要功效为祛痰止咳、平喘、清热解毒、止血。
止带;止血。
化瘀止血,杀虫止痒。
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9~15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凉血,止血,消痈,利尿,降压,散瘀消肿。 大蓟图片
活血通络;止血接骨;解毒消肿。
凉血,止血,消察散肿。
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水火烫伤,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9~15g。外用适量,研末涂敷患处。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生肌敛疮。 1.凉血止血(血热出血)用治多种血热出血证。因其性降走下,故以下焦的便血、痨血及崩漏、血痢等症用之尤为适宜。用治便血、痔疮出血,常配伍槐角、黄芩等同用;若用治崩漏量多色红,常与生地黄、牡丹皮等配伍同用;用治血痢,则每与侧柏叶、仙鹤草等同用。本品味兼酸涩,故又能收敛止血。 2.解毒敛疮(烫伤,湿疹及疮痈)用治疮疡、水火烫伤,其既能清热解毒消肿,又可收敛生肌,促进创面愈合,为用治水火烫伤之要药。可单用或配以大黄研末后,用香油调敷。 地榆图片
清热,利湿,止痛。治白浊,子宫脱垂。
散瘀止血,消肿止痛。用于衄血,咯血,吐血,便血,外伤出血,跌扑肿痛。 用法用量:13~30g。外用适量,研末敷于患处。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可散瘀止血,消肿止痛;用于消化道出血、咯血、衄血、创伤出血、拔牙出血、跌打肿痛、风湿骨痛等症。
收敛止血。治胃肠出血,尿血,各种外伤出血。
可消炎,止痛,清血,祛瘀,清热,散瘀,补肾,滋阴,降火,活血止血;用于喉痛,肾脏病,月内风,淋病,肺炎,风湿症,神经痛,支气管炎,胃肠出血,中气不足,子宫出血等症。
止血,和血,健脾胃,助消化,解郁调经。
止咳;止血;清热解毒。
通经下乳;止血;解毒。
补肾固精,调经活血,止血止痛。
凉血止血;清热止痢;化痰止咳。
止血生肌;调经;清肝明目。
熄风定惊;收敛止血。
凉血止血。
清热解毒,止血,安胎。
散瘀止血,下气消积,解毒,利湿。
散寒消肿,消症破积。
活血化瘀,清热止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