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风除湿,通经活络。
活血,止痛,消炎,祛风湿。
活血调经,怯风除湿。
舒筋活络,接骨。
接骨,化瘀,健胃,驱风除湿。
祛风除湿,散瘀止痛,解毒消肿。
祛风,化湿,止痛,止痒。用于风湿痹痛,胃痛胀满,牙痛,腰痛,跌扑伤痛,风疹、湿疹。 用法用量:3~12g,后下。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可止咳,祛风,化湿,行气,通络,消肿,止痛镇静,祛湿解毒;用于风湿性关节痛、头痛、牙痛,跌打损伤,头晕,皮肤湿疹,蛇虫咬伤,风湿痹痛,胃痛胀满,腰痛,外用于神经性皮炎,荨麻疹,带状疱疹等症。 1.祛除风湿(风湿痹痛)用治风湿痹阻肢体疼痛,可水煎服或泡酒饮服。 2.消肿止痛(牙痛、腰痛、跌打损伤)用治如风湿、寒凝、气滞、血瘀等所致的各种疼痛,用治牙痛,可煎水含漱,尤以用治腰痛为要药。也可用治毒蛇咬伤。本品为止痛常用药物。 3.祛风止痒(湿疹、风疹)用治多种皮肤病,如湿疹、风疹、顽癣等,可内服或煎水外洗。 徐长卿图片
祛风,利水,散瘀,活血,通络。
消炎止痛,祛风除湿,散瘀疗伤。
祛风湿,舒筋活血,通经止带。
壮阳,调经,止血,祛风湿。
祛风利湿,活血调经。
清热利湿,舒筋活络。
开胃健脾,驱风除湿,散寒止痛,通络散瘀。
止痛,健脾,养胃,舒筋络,祛风湿,消炎散肿。
祛风湿,利关节,解毒。用于风湿痹痛,筋骨无力,腰膝酸软,四肢麻痹,半身不遂,风疹湿疮。 用法用量:9~12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清热,解毒,祛风湿,利关节,祛风化湿,通筋活络,镇静安神。 1.祛除风湿(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用治风湿热痹,筋骨无力,腰膝酸软或中风半身不遂。可单用制丸服用,如豨莶丸;或与臭梧桐合用,如豨桐丸。 2.清热解毒(风疹,湿疮,疮痈)用治风疹湿疮,单用内服或外洗皆可,亦可配伍地肤子、白鲜皮等同用;用治疮痈肿毒,红肿热痛者,宜与蒲公英、野菊花等配伍为用。 豨莶草图片
祛风湿,利关节,解毒。
可利湿,活血,补肾,明目,补血,消炎,祛风,舒筋活络,调经行血;用于眼疾,肾亏,风湿关节炎,肺疾,乳痈,月经不调,痛经,肝炎,无名肿毒等症。
可祛风湿,活血散瘀,祛瘀生新;用于跌打扭伤,风湿性关节炎,骨折,续断骨,黄疽,四肢神经痛,经痛,咳嗽,疮疡肿毒等症。
祛风除湿,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利水消肿。用于风湿痹病,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虚乏力,水肿,脚气。 用法用量:5~10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祛风湿,壮筋骨,补肝肾,活血去瘀。 1.祛除风湿,补益肝肾,强壮筋骨(风湿痹证)用治风湿痹痛而肝肾亏损,筋骨痿软等,常与杜仲、牛膝等配伍为用。为用治痿弱之要药,对体虚乏力者用之尤宜,可单用浸酒服,为强壮性祛风湿药,如五加皮酒。若小儿行迟,则多与龟版、牛膝等同用。 2.利水消肿(水肿,脚气)用治水肿,小便不利,每与茯苓皮、大腹皮等同用,如五皮散。用治脚气肿痛,可与木瓜、吴茱萸等同用。 五加皮图片
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 用法用量:6~12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祛风,通络,止痒,熄风止痉。 1.祛除风湿(风湿顽痹,中风半身不遂) 用治风湿顽痹,手足软弱,麻木拘挛,日久不愈者,常与全蝎、防风等同用;用治中风口眼斜,半身不遂,宜与地龙、当归等配伍。本品性善走窜,能搜风邪,透关节,通经络。 2.祛风止痒(麻风,疥癣) 用治麻风病证,可与白附子、白芷等配伍;用治疥癣,可与荆芥、薄荷等同用。本品既能祛风通络,又善祛风而止痒。 3.熄风止痉(小儿惊风,破伤风)用治小儿急、慢惊风,抽搐,可与麝香等配伍同用;用治破伤风,多与蕲蛇等同用。 其作用与蕲蛇相似,但药力较弱而无毒性。 乌梢蛇图片 酒乌梢蛇图片
祛风湿,通经络。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 用法用量:6~10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利尿,通经,通络,止痛,祛风湿。 1.祛风除湿(风湿痹证) 用治风湿痹痛而以风邪偏盛之行痹多用。本品性善走窜,无论何部位病证皆可使用。可单用为末服或配防风、独活等同用。亦可用治跌打伤痛、头痛、牙痛、胃脘痛、胁肋痛、关节痛等。 2.软化骨鲠(骨鲠咽喉)用治诸骨鲠咽,咽部疼痛,吞咽困难,单用煎汤,缓缓咽下,即可取效。若用治鱼骨鲠咽,加入米醋、砂糖水煎服更佳。尤其对于体小或在食管中、下段者,疗效较佳。本品味咸,能软坚。亦可用治痰饮,噎膈,痞积等。 威灵仙图片
清热解毒,祛风除湿,降血压。
清热,解毒,镇痛。
通经活血,除风湿。
活血,祛风,利湿,清热。
祛风除湿,行气止痛。
解毒,舒筋,活血祛风,消肿镇痛。
祛风湿,壮筋骨,去瘀,消肿。
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通经络,祛风除湿,调经止血,解毒疗疮。
祛风,除湿,活血,通经,止痛。
祛风消肿,舒筋通络,活血止痛。
祛风除湿,消肿止痛。
维吾尔医:补肾活血,强筋骨,营养神经,调节异常体液。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疼痛,肺寒咳嗽,肾与小腹冷痛,白带过多等。 中医:温肾助阳,祛风胜湿,通经活血。用于风寒湿痹痛、类风湿性关节炎,小腹冷痛,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3~6g。水煎或酒浸服。外用适量。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可温肾,补阳,祛风除湿,通经活血;用于风塞湿痹痛、类风湿性关节炎,小腹疼痛,月经不调等症。
活血,止痛,祛瘀,消肿,解毒。
可活血,凉血,解毒,消积,化痰,祛瘀,祛风湿,祛风利湿;用于胃痛,咳嗽,风湿疼痛,跌打损伤,乳痈,无名肿毒,疝气,遗精,妇女白带,头晕,刀伤等症。 味甘、苦,性平。入肝、肾、脾经。果实:味甘、苦、微辛,性微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