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药品说明书>正文
中人氟安(氟尿嘧啶植入剂)

中人氟安(氟尿嘧啶植入剂)(0.1g*3瓶)

参考价 ¥399.00起
药品名 中人氟安(氟尿嘧啶植入剂) 通用名称 氟尿嘧啶植入剂
医保 贮藏 遮光,密闭保存。
包装 0.1g*3瓶/盒 有效期 36个月
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圆柱形颗粒。

用法用量

1.推荐用量: (1)老年晚期癌症病人的姑息性化疗:按体表面积一次皮下植入0.2g/m2,每10天一次,连用两次后休息10天为一疗程或遵医嘱。 (2)联合化疗:每次按体表面积0.5g/m2植药,每三周重复,二至四次为一疗程或遵医嘱。 (3)体表肿瘤或手术中植药:一次0.2~0.5g/m2或遵医嘱。 2.用法:皮下给药。 (1)患者双上臂内侧、外侧,双下腹部腹壁等可植药部位作为植药区域,植药区应无急、慢性皮肤疾病,结节状疤痕。 (2)植药部位常规消毒后,用0.5%利多卡因在植药区域皮下做辐射状组织浸润麻醉,浸润范围视植药区域大小而定。 (3)局麻后持专用植药针沿深筋膜与肌肉之间(见图2)缓慢进针,穿刺3~5cm后,将植药针后退1cm,植入本品约20mg(一管装药量);植药针再后退1cm植入第二个20mg,依次植入。一个植药通道不得超过80mg。 (4)完成第一植药通道植药后,呈辐射状进行第二植药通道穿刺,植药程序同(3)。 (5)一个植药区域呈辐射状分布植药通道5~6个。每一植药区域植药总量腹部不超过0.46g,上臂不超过0.2g。 (6)植药完毕后,穿刺点用75%酒精棉球压迫1~2分钟,用创可贴保护创面。

注意事项

1.本品必须由临床医生使用. 2.有下列情况者慎用本品: (1)肝功能明显异常. (2)周围血白细胞计数低于3500﹑血小板低于5万者. (3)感染﹑出血(包括皮下和胃肠道)或发热超过38℃者. (4)明显胃肠道梗阻. (5)失水或/和酸碱﹑电解质平衡失调者. 3.治疗前及疗程中应定期检查血象.

不良反应

1.本品临床应用过程中可见食欲减退﹑白细胞减少等轻微的,但随着剂量的增加可能会出现与氟尿嘧啶注射液类似的,如恶心﹑呕吐﹑口腔粘膜炎﹑腹泻﹑脱发及血小板减少等. 2.局部: (1)每一植药通道给药量超过80mg时,植药部位可能出现红肿,硬结,轻度疼痛,多发生在植药后第4~8天,8~15天逐渐自行消失. (2)每一植药通道给药量超过0.15g时,植药部位可能出现重度疼痛﹑产生局部溃疡,多发生在植药后的第4~10天,约20~60天恢复. (3)皮下植入过浅时,可使上述加重,约两周后皮下可触及粟粒状硬结,以后逐渐软化.部分病人可出现局部皮肤色素沉着.

禁忌

对本品成分过敏者,伴发水痘或带状疱疹者,骨髓抑制者及妊娠妇女禁用.

适应症

本品同氟尿嘧啶,主要用于食管癌﹑结肠癌﹑直肠癌﹑胃癌等.

药物相互作用

1.别嘌呤醇可以减低氟尿嘧啶引起的骨髓抑制. 2.西米替丁可增加氟尿嘧啶的药时曲线下面积,降低本品的清除率. 3.曾有报告,甲氨蝶呤﹑甲硝唑及醛氢叶酸可能会影响氟尿嘧啶的抗癌疗效及毒性.

药理毒理

1.氟尿嘧啶为抗代谢类抗肿瘤药。主要作用于细胞增殖周期的S期,对其他期的细胞也有杀灭作用。 2.本品需转化为5-氟脱氧尿嘧啶核苷酸而发挥抗肿瘤活性。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而抑制DNA的合成。 3.另外本品对RNA的合成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老人用药

老年患者用药剂量应酌情减低,并应密切监测多器官的毒性。

包装

0.1g*3瓶/盒

类型

处方药

医保

国家/地区

国产

剂型

植入剂

药代动力学

1.氟尿嘧啶主要经由肝脏分解代谢,大部分分解为二氧化碳经呼吸道排出体外,约20%以原型从尿排泄。 2.据资料报道,肿瘤患者单次皮下植入本品500mg/m2后,血药浓度达峰时间为25.20小时,血药峰浓度为2.204μg/ml,消除半衰期为126.18小时,植药10天内血药浓度可维持0.1μg/ml以上。

成份

本品:氟尿嘧啶.

执行标准

WS1-(X-103)-2005Z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030345

企业名称

芜湖先声中人药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