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名 | 硝苯地平缓释片(III) | 通用名称 | 硝苯地平缓释片(III) |
医保 | 乙类 | 贮藏 | 遮光,密封保存。 |
包装 | 30mg*10片 | 有效期 | 24个月 |
性状 | - |
治疗时应尽可能按个体情况用药。依据患者的临床情况,给予不同的基础用药剂量。肝功能损伤患者应仔细监控,严重病例应减少用药剂量。除非特殊医嘱,成年人推荐下列剂量:一次一片(30mg),一日1次。
1.中止服用钙拮抗剂时应逐渐减量,没有医生指示,不要中止服药。 2.低血压患者慎用。 3.严重主动脉瓣狭窄、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
1.肝脏:偶尔出现黄疸及谷氨酸草酰乙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酸丙酮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2.循环系统:偶尔出现胸部疼痛、头痛、脸红、眼花、心悸、血压下降至正常以下、下肢浮肿等。 3.过敏症:偶尔出现荨麻疹、瘙痒等过敏症状。 4.消化系统:偶尔出现腹痛、恶心、食欲不振、便秘等症。 5.口腔:可能出现牙龈肥厚。 6.代谢异常:偶尔出现高血糖症状
对硝苯地平及本品中其它成分过敏者﹑曾出现过心源性休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不稳定型心绞痛﹑近期心肌梗塞(最近4周内)﹑正在服用利福平的患者﹑孕妇。
本品用于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劳累型心绞痛),血管痉挛型心绞痛(Prinzmetal,s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原发性高血压。
1.其他抗高血压药或三环类抗抑郁药可加强本品的抗高血压作用。 2.本品与硝酸酯类药物合用,可使心率增加,血压降低。 3.地尔硫卓可延缓硝苯地平的降解。若需联合用药,应严密监察患者病情。可能需要减少本品用量。 4.若本品与B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应认真观察患者病情。由于有血压明显降低的可能及偶尔有心衰的报道。 5.一些拮抗剂能增强抗心率失常药物(如:胺碘酮和奎尼丁)负性肌力的作用。尚未发现本品有类似作用。个别病例中,本品可引起血浆中奎尼丁浓度的降低,而当停止使用硝苯地平后,血浆中奎尼丁浓度会显著升高。当联合用药时,建议应严密检测血浆中奎尼丁的水平。 6.硝苯地平能引起地高辛和茶碱血药浓度的升高,因此应严密检测有关血药浓度。 7.西咪替丁能升高硝苯地平的血药浓度,从而加强其作用。 8.有报道服用硝苯地平的患者使用双香豆素抗凝药后凝血时间增加。 9.利福平可加速硝苯地平的降解。因此硝苯地平不能与利福平合用,否则不能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 10.硝苯地平能减慢长春新碱的排泄,从而增加后者的毒副作用,因此应减少长春新碱的用药剂量。 11.若本品与头孢菌素类药物(如头孢克肟)联合应用,健康志愿者头孢菌素的生物利用度增加70%。 12.本品不应与西柚汁同时服用,因为西柚汁能减慢本品的体内代谢速度,从而加强本品的作用。
1.硝苯地平(以下简称NF)通过阻碍心肌及血管平滑肌钙离子的膜转运,抑制钙离子向细胞内的流入,引起心肌的收缩性降低和血管扩张。 2.动物实验表明,通过降低心肌的收缩性及末梢血管的抵抗性,而使心肌的耗氧量减少;通过冠状血管的扩张和侧支循环的发达,增加心肌缺血部位的氧供给;通过抑制高能量磷酸化合物的消耗,增强抗缺氧能力。
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30mg*10片
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处方药
乙类
国产
片剂
1.硝苯地平口服后经胃肠道吸收迅速而完全,本品口服后,可在体内持续6-8小时。 2.硝苯地平组织分布广泛,药物在肝、血清、肾及肺中浓度较高,而在脑、骨骼肌中浓度较低。 3.硝苯地平在人体内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过92%~98%,但其主要代谢物的蛋白结合率较低,为54%。 4.硝苯地平在体内经肝微粒体酶系统(括细胞色素P450单氧化酶)作用,氧化成三种无药理活性的代谢物,70%~80%药物以水溶性代谢物从尿中排出,24小时后90%的药物消除,主要以非原型的代谢产物从尿中排泄,原型药物仅0.1%经尿排泄,体内无蓄积作用。
本品活性成份为硝苯地平。
国药准字H20103238
北京红林制药有限公司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每片含阿司匹林220mg、非那西丁150mg和咖啡因35mg。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每片含阿司匹林220mg、非那西丁150mg和咖啡因35mg。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每片含阿司匹林220mg、非那西丁150mg和咖啡因35mg。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每片含阿司匹林220mg、非那西丁150mg和咖啡因35mg。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每片含阿司匹林220mg、非那西丁150mg和咖啡因35mg。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每片含阿司匹林220mg、非那西丁150mg和咖啡因35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