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药材大全>正文
柴胡

柴胡

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肝炎,胆道感染,胆囊炎等症。 用于外感表证发热、少阳证和疟疾发热、肝郁气滞证、气虚清阳下陷证、痘疹及头面五官的多种病症。普通感冒发热、咳嗽及传染性肝炎、急性胆囊炎、病毒性角膜炎、急性肾盂肾炎、多发性红斑、腮腺炎、乳腺炎、梅核气、神经痛、疟疾等常辨证配伍用之。

中文名称 柴胡 拼音 chaihu
别名 红柴胡、南柴胡、地熏、山菜、茹草、柴草、茈胡
性味 味苦辛,性微寒。 归经 归肝、胆经。
禁忌 肝阳上升、肝风内动者忌用。 呕吐、阴虚火旺者及气机上逆者忌服。 恶皂荚,畏女苑、藜芦,故以上不宜同用。 大叶柴胡有毒,不可当柴胡用。 ①有过敏反应的报道,表现为头痛加重、身热烦躁、全身皮肤红色丘疹、瘙痒等。过量可引起呕吐、少尿、水肿,甚至无尿等反应,或见毛细血管破裂、大量出汗、虚脱等。 ②阴虚火旺所致的烦热盗汗、口干、咽痛者慎用或忌用。肝阳上亢所致眩晕、头痛等症不宜用。肝风内动引起的惊厥、抽搐及其气机上逆的病症忌用。 ③不宜超大剂量使用。 ④不宜与含金属离子的西药同用。

柴胡功效

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 用法用量:3~10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疏肝解郁、解表退热、升发清阳、升提中气。 1.解表退热(表证发热,少阳证) 用治外感表证的发热,无论风热、风寒,皆可使用。用治风热表证之发热、头痛等症,可与菊花、薄荷等同用;用治伤寒邪在少阳,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等,用之尤宜,常与黄芩同用,如小柴胡汤。本品性升散而疏泄,有较佳的退热功用,为用治少阳病证之要药。 2.升举阳气(中气下陷证) 用治气虚下陷所致内脏下垂,如胃下垂、脱肛、子宫下垂,以及久泻等病症,常配合黄芪、升麻等同用,如补中益气汤。本品升提功用颇佳。 3.疏肝解郁(肝气郁结证) 用治肝气郁滞致胸胁或少腹胀痛,情志抑郁,妇女月经失调,痛经等症,常配以香附、白芍等同用,如柴胡疏肝散;若肝郁血虚,脾失健运,妇女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胁肋作痛,常配伍当归、白芍等同用,如逍遥散。 4.养胃健脾,化积食。中气不得宣散而致肠胃中饮食痰水停滞积聚,柴胡能镇举其清阳,斡旋大气,使积滞自化,从而养胃健脾,不伤五脏。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 5.其他 还可退热截疟,以用治疟疾。 柴胡图片 醋柴胡图片

柴胡禁忌

肝阳上升、肝风内动者忌用。 呕吐、阴虚火旺者及气机上逆者忌服。 恶皂荚,畏女苑、藜芦,故以上不宜同用。 大叶柴胡有毒,不可当柴胡用。 ①有过敏反应的报道,表现为头痛加重、身热烦躁、全身皮肤红色丘疹、瘙痒等。过量可引起呕吐、少尿、水肿,甚至无尿等反应,或见毛细血管破裂、大量出汗、虚脱等。 ②阴虚火旺所致的烦热盗汗、口干、咽痛者慎用或忌用。肝阳上亢所致眩晕、头痛等症不宜用。肝风内动引起的惊厥、抽搐及其气机上逆的病症忌用。 ③不宜超大剂量使用。 ④不宜与含金属离子的西药同用。

柴胡药理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柴胡有较明显的解热、镇静、抗惊厥、镇痛、镇咳作用,柴胡皂苷有抗炎、降血脂、增强免疫功能、降胆固醇、抗肿瘤、抗辐射、保肝作用,柴胡水煎剂对溶血性链球菌、霍乱弧菌、结核杆菌和钩端螺旋体有一定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亦有抑制作用。 1.柴胡有镇静及延长睡眠时间的作用。 2.柴胡有解热镇痛作用。 3.柴胡有抗惊厥作用。 4.柴胡有抗炎作用。 5.柴胡有抗菌抗病毒作用。 6.柴胡有护肝利胆作用。 7.柴胡有降血脂作用。 8.柴胡有抗过敏作用。 9.柴胡有抗溃疡作用。 10.柴胡皂苷有明显的溶血作用。 11.柴胡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12.柴胡有抗肾炎作用。 13.柴胡有抗肿瘤作用。 14.柴胡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柴胡食用方法

饮食养生剂量:3~9g,用水煎服。 1、流行性感冒 柴胡12g,黄芩、半夏各10g,太子参、炙甘草各5g,生姜6g,大枣(去核)3枚, 板蓝根15g。水煎服,每日1剂。 2、流行性腮腺炎 柴胡10g,板蓝根、金银花各30g,赤芍、玄参各12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5天为1个疗程。 3、清热养肝 柴胡10g,猪肝150g,菠菜1棵,盐、淀粉各适量。菠菜洗净,切段。猪肝洗净切片,加波粉拌匀。水煎柴胡,去渣,取汁。将猪肝加入柴胡汤中,转大火,并下菠菜煮熟,加盐调味即可。 4、治慢性肝炎 柴胡、丹参各5g,灵芝、五味子各10g,大枣5枚(去核)。水煎代茶饮。

柴胡选方

1.分泌性中耳炎   柴胡500g,香附、川芎各250g。共研极细末,制成水丸,早晚各服5g,10日为1个疗程。顾玉如共治疗84 例患者,以听力完全恢复,耳鸣消失,鼓膜色泽正常,标志清晰视为痊愈。结果痊愈36例,好转28例,无效20例。 2.单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柴胡注射液(每1ml相当于原生药1g)滴眼、球结膜下注射及肌内注射3种方法综合治疗;病变程度及症状重者,合并使用10%阿托品溶液散瞳,每日1~2次。共治疗21例患者,18例均获得满意疗效,3例无效。 (1)滴眼:柴胡注射液加生理盐水配制成10%滴眼液,每次1~2滴,每小时1次。 (2)球结膜下注射:每次注射0.3~0.5ml,隔日1次。 (3)肌内注射:每次2ml,每日1~2次。 3.多形红斑   每次柴胡注射液2ml(含原生药4g),肌内注射,每日2次。共治疗13例患者,全部获愈。其中5日治愈5例,7日6例,10日2例。 4.扁平疣   选择母疣,常规消毒皮肤,用柴胡注射液对疣体直接注射治疗;依疣体大小每次注射0.2~0.5ml,致疣体发白即可;拔针后对针孔稍加压1~2分钟,无药液反流即可;1周后根据疣体变化决定是否继续注射。共治疗39例患者,以疣体全部消失视为痊愈。结果痊愈35例,显效4例。 5.高脂血症   干柴胡和适量罗汉果调味,水煎2次,2次煎液混合,滤过,澄清,浓缩,按0.3%的比例加入苯甲酸防腐。每次服20ml(相当于干柴胡3g),每日3次,3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86 例患者,结果治疗前三酰甘油均值为2. 66士1.09mmol/L,胆固醇均值为5.67士1.04mmol/L,治疗后三酰甘油为1.61士0.566mmol/L和胆固醇为5.90士0.87mmol/L,其中三酰甘油下降率为39.7%。 6.发热   患者平卧,头后伸位,用注射器抽取柴胡注射液滴鼻,两侧鼻孔各滴1~3滴后,轻轻按摩鼻翼,再继续滴完全量:小儿0.3~0.5ml,成年人0.5~0.8ml。共治疗60例患者,其中感染性疾病所致45例,普通感冒10例,其他发热(如输液反应等)5例。结果显效48例,有效4例,无效8例;普通感冒患者均获显效。 7.流行性腮腺炎(痄腮)  10岁以下儿童每次柴胡注射液(每1ml相当于原生药1g)2ml,肌内注射;10岁以上儿童首剂3ml,每日2次。共治疗28例患者,治愈27例,其中24小时内治愈1例, 48小时内15例,72小时内5例。合并颌下淋巴结炎1例,疗效不明显。未见不良反应。 8.病毒性肝炎   柴胡注射液(每1ml含生药2g)10~20ml,加入5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注射;或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120例患者,其中急性患者97例,总有效率达98.4%;慢性患者23例,总有效率达100%。对改善症状、回缩肝脾、恢复肝功能及促进乙肝抗原阴转均有较好作用。 9.胃溃疡   柴胡、茯苓、半夏、沙参、川楝子、延胡索、丹参、陈皮各10g,黄芩9g,郁金、百合、白及各12g,檀香3g,砂仁、没药各6g,牡蛎15g。每日1剂,水煎服。肖振君共治疗82例患者,总有效率达95.12%。 10.闪腰岔气   柴胡、桃树皮(从外皮到木质部)、干姜以 4:1:0.5的比例烘干,研极细末装瓶备用。每次10g,每日2次,饭后以老黄酒送服,使其微出汗。 11.变应性皮肤病(如湿疹、荨麻疹、过敏性皮炎、玫瑰糠疹) 柴胡15g,黄芩、半夏各10g,太子参20g。每日1剂,水煎服。 吴玉章共治疗56例患者,均获痊愈。 12.寻常疣   一次性注射器吸入柴胡注射液2ml,在疣周围基底部注射,5~7日注射1次。如局部疣疹数目较多应挑选最大的及中等大的疣疼基底部周围注射。一般经过7~10次注射后;疣疹萎缩脱落,局部皮肤平滑。林玉珠共治疗26例患者全部获愈。 13.治伤寒少阳证 柴胡24g,黄芩、人参、炙甘草、半夏、生姜各9g,大枣4枚。水煎,去渣,温服,每日3服。 14.治脾虚气陷证 黄芪18g,炙甘草、白术各9g,柴胡、人参、陈皮、升麻各6g,当归3g。水煎服。   方一:治疗感冒 柴胡6g,黄芩、姜制半夏各10g。水煎服。 方二:治疗胸胁胀满,心烦呕吐 柴胡12g,姜制半夏6g,党参、黄芩、生姜、甘草各10g,大枣5枚。水煎服。 方三:治疗无黄疸型肝炎 柴胡、当归、白芍、郁金、栀子各10g,板蓝根、夏枯草各15g,枳壳6g。水煎服。 方四:治疗寒热往来,口苦咽干 柴胡9g,黄芩、人参、半夏、炙甘草各6g,生姜3g,大枣12枚。水煎服。 方五:治疗月经不调,经来胸腹胀痛 柴胡、当归、白芍、香附、川楝子各10g。水煎服。 方六:治疗乳腺增生 夏枯草、牡蛎各30g,柴胡、栝楼各15g,橘叶、穿山甲各10g,甘草6g。水煎服。 方七:治疗子宫下垂,脱肛 柴胡6g,党参12g,黄芪15g,升麻5g。水煎服。 方八:治疗神经衰弱、心悸 柴胡6g,龙骨、牡蛎各15g。水煎服。

柴胡药用部位

为伞形科植物柴胡、狭叶柴胡的根。   形态特征与生境分布 1.柴胡(北柴胡)多年生草本,高45~70厘米。主根圆柱形,分枝或不分枝,质坚硬。茎直立,丛生,少有单生的,上部多分枝,并略呈“之”字形弯曲。单叶互生,无柄;叶片条状阔披针形,长3~9厘米,宽0.6~1.3厘米,先端渐尖,最终呈短芒状,全缘,具平行脉7~9条,下面具粉霜。秋季开鲜黄色花,复伞形花序腋生兼顶生;总伞梗细长,近水平伸出;总苞片无,或有2~3片,披针形;伞幅3~8,不等长;小总苞片5,较小伞梗短或略等长,披针形,先端锐尖,小伞梗常5~10。双悬果宽椭圆形,左右扁平,分果有5条明显的主棱。生于较干燥的山坡、田野及路旁等处。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等地。2.狭叶柴胡(南柴胡、红柴胡)多年生草本,高:30~65厘米。根直生,上粗下细,不分枝或略分枝,外皮红褐色。茎单一或数枝丛生,基部有许多棕色纤维状的叶柄残基,茎上部略作“之”字形弯曲,并多分枝,无毛。基生叶及下部的叶有长柄;叶片条形或窗条形,长7~15厘米,宽2~6毫米,先端长渐尖,最终呈现短芒状,基部渐窗;茎生叶条状披针形或条形,下面有5~7凸出的平行脉。秋季开鲜黄色小花,复伞形花序腋生兼顶生;总苞片缺或1~3.条形;伞幅3~8,弧曲;小总苞片5,条状披针形,与小伞梗几等长或稍长,紧贴小伞,先端渐尖;小伞梗6~15。双悬果长圆形或长圆状卵形,带褐色,分果的5条果棱粗而钝。生于干燥的草原上。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江苏、安徽、湖北及四川等省区。

柴胡选购保存

以根条粗长、皮细、支根少者为佳。夏季受潮后很容易发霉、长虫、变色,所以应保持干燥。 柴胡地道产地:主产于湖北、四川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