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药材大全>正文
雄黄

雄黄

用于痈肿疔疮、蛇虫咬伤、虫积腹痛、喉痹、惊痫、破伤风、痔瘘、疟疾等。 现代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热带性嗜伊红细胞增多症、带状疱疹、翼状胬肉、破伤风、流行性腮腺炎等;尚用于疥癣、麻风、皮肤癌、子宫癌等癌症。

中文名称 雄黄 拼音 xionghuang
别名 黄食石、熏黄、黄金石、石黄、天阳石、黄石、鸡冠石
性味 味辛,性温。有大毒。 归经 归胃、心、肝经。
禁忌 可致中毒,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症状,重则尿血、血水便、发热、烦躁,甚至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阴亏血虚及孕妇忌服。儿童慎用。 血虚大忌用之。 内服宜慎,更不宜超量、久用。外用时,亦不宜大面积涂搽或长时间持续使用。

雄黄功效

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用于痈肿疔疮,蛇虫咬伤,虫积腹痛,惊痫,疟疾。 用法用量:0.05~0.1g,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熏涂患处。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燥湿、祛风、杀虫、解毒、消炎退肿、截疟。

雄黄禁忌

可致中毒,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症状,重则尿血、血水便、发热、烦躁,甚至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阴亏血虚及孕妇忌服。儿童慎用。 血虚大忌用之。 内服宜慎,更不宜超量、久用。外用时,亦不宜大面积涂搽或长时间持续使用。

雄黄药理研究

主含二硫化二砷(AS2S2),并含硅、铅、铁、钙、镁等杂质。具有抗菌、抗血吸虫作用。 1.雄黄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2.雄黄对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有治疗作用。 3.雄黄对血象、伤寒抗体形成及墨汁廓清率无明显作用,但却能使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明显降低。

雄黄食用方法

日常用量:0.05~0.1;可入丸、散,也可外用,适量,研末外敷。

雄黄选方

1、治脱肛:雄黄、丝瓜络各12g。先将丝瓜络烧成灰,与雄黄一同研成细末,加鸡蛋清及香油搅拌均匀,用棉签蘸取适量涂抹于患处。每日3次。 2、治腋臭:雄黄、石膏各15g,白矾30g。石膏研末,放锅内煅成白色,再加入雄黄和白矾研成细末。用时将手指沾水湿润后,蘸取适量药粉,和成浆糊状,涂抹于腋窝处,每日1次,连续涂药至愈。 3、蛇咬伤:雄黄1克,五灵脂3g,将以上中药研成细末,分成10份,每日4次,温水送服。另取雄黄12g,研成细末,香油搅拌均匀后,用棉签蘸取适量涂抹于患处。每日3次。 4、治痈疽坏烂及诸疮发毒:雄黄15g,滑石30g。将以上中药研成细末。患处清洗干净,用棉签蘸取少许药末涂抹于患处。 5、治破伤风:雄黄、草乌各3g,防风6g。将以上3味中药研成细末。每服0.3g,温酒送服。

雄黄药用部位

为硫化物类矿物雄黄的矿石。   形态特征与生境分布 呈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全体呈深红色或橙红色,表面覆有橙黄色粉末,手触之易被染成橙黄色。体重,质松脆而易碎,断面橙红色,明亮。其中颜色鲜艳、半透明、有光泽者习称“明维”或“雄精”,微有特异的臭气。不溶于水及盐酸;可溶于硝酸,溶液呈黄色,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呈棕色。燃之易熔融成红紫色液体,并生黄白色烟,有强烈的蒜臭气。主产于陕西、甘肃、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省。

雄黄选购保存

以色红、块大、质松脆、有光泽者为佳。商品常分为雄黄、明雄、烧雄等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