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药材大全>正文
山豆根

山豆根

主治咽喉牙龈肿痛、喘满热咳、下痢、肺热咳嗽、烦渴、黄疸、热结便秘等症。外治诸热肿,毒蛇咬伤。 有报道称可治喉癌、膀胱癌、钩端螺旋体病、宫颈糜烂、恶性葡萄胎、银屑病、肝炎等,并能预防感冒。

中文名称 山豆根 拼音 shandougen
别名 豆根、胡豆莲、广豆根、苦豆根、南豆根、北豆根
性味 味苦,性寒。 归经 归肺、胃经。
禁忌 ①本品的毒性成分可能为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中毒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腹痛或腹泻、四肢无力、心悸、胸闷。重则见面色苍白、四肢颤抖、抽搐、全身发冷、心跳加快或减慢,甚至休克。 ②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不宜用。孕妇忌用。儿童慎用。次用量不可超过9g,否则即可出现中毒。

山豆根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用于火毒蕴结,乳蛾喉痹,咽喉肿痛,齿龈肿痛,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3~6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利咽。 为治疗热毒蕴结而致咽喉肿痛的要药。 1.解毒利咽(咽喉肿痛) 用治热毒蕴结,咽喉肿痛,症轻者,可单味煎汤内服或含漱或磨醋含咽;症重者可配以解毒利咽之品,如风热犯肺之咽痛,可配伍薄荷、牛蒡子等。若用治乳蛾喉痹,可与清热利咽之品配伍共用。 2.清热消肿(牙龈肿痛) 用治胃火炽盛,牙龈肿痛,可单用煎汤漱口,或与清胃泻火之黄连、生石膏等同用。 此外,本品还可用治湿热黄疸、肺热咳嗽、痈肿疮毒等症。 山豆根图片

山豆根禁忌

①本品的毒性成分可能为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中毒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腹痛或腹泻、四肢无力、心悸、胸闷。重则见面色苍白、四肢颤抖、抽搐、全身发冷、心跳加快或减慢,甚至休克。 ②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不宜用。孕妇忌用。儿童慎用。次用量不可超过9g,否则即可出现中毒。

山豆根药理研究

主要含苦参碱、氧化苦参碱、臭豆碱、槐根碱等生物碱类化合物以及紫檀素、山槐素、柔枝槐素等黄酮类化合物。 现代药理研究,山豆根有抗肿瘤、抗心律失常、抗菌、抗炎、抗胃溃疡作用,还有升高白细胞、保肝作用。 1.山豆根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①山豆根有改变心肌收缩力的作用。②山豆根可增加冠脉流量(CF),并随剂量的增加而作用增强,③山豆根有抗动脉血栓形成的作用。④山豆根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2.山豆根有抗肿瘤作用。 3.山豆根有升高白细胞作用。 4.山豆根对呼吸系统的作用:能反射性兴奋呼吸;有明显平喘作用。 5.山豆根有抗菌、抗病毒作用。 6.山豆根有抗炎作用。 7.山豆根有抗胃溃疡作用,以山豆根素作用最强。 8.山豆根有镇静、镇痛、降温作用。 9.山豆根有保肝作用。 10.山豆根对免疫系统有影响。 11.山豆根还有抗肿瘤、利尿作用。

山豆根食用方法

日常用量:3~6g,水煎服,或含漱,捣烂外敷。

山豆根选方

1、治喉癣、满喉白色:山豆根、桔梗、玄参、射干、陈皮、麦冬、连翘各3g,甘草、薄荷各1.5g。水煎服。 2、治、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山豆根、射干各9g,桔梗、牛蒡子各6g,甘草3g。水煎服。   方一:治疗宫颈糜烂 将山豆根研成细粉,高压消毒。先以1:1000新洁尔灭消毒宫颈,后用棉球蘸山豆根粉涂宫颈糜烂处,1~3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方二:治疗头癣 取山豆根烘干后研为细末,加入油调成糊状后外敷患处,每日擦药1~2次。一般用药4~5次即可治愈。 方三:治疗痢疾 山豆根6g,水煎服。 方四: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山豆根9g,板蓝根30g。水煎服。 方五:治疗扁桃体炎、咽喉肿痛 山豆根9g,桔梗9g,马兰12g,玄参15g,射干9g。水煎服。 方六:黄疸性肝炎 山豆根9g,鸡骨草30g,水煎服。 方七:治疗痔疮 鲜山豆根20g,猪大肠250g。炖食, 方八:治疗牙龈肿痛 山豆根6g,水煎服。 方九:治肺热咳嗽,支气管炎及肺炎 山豆根120g,射干150g,锦灯笼180g,干青果300g,生栀子240g,麻黄24g,孩儿茶90g。上药共研极细面,炼蜜为丸,每丸重3g。每次服1丸,每日服2~3次。2岁以下酌减半量。

山豆根药用部位

为豆科植物越南槐的根及根茎。   形态特征与生境分布 缠绕性落叶木质藤本,长达10米余。根状茎细长,圆柱形,外皮黄棕色或黑褐色,常呈层状或片状脱落,断面黄白色,味极苦。叶互生,叶柄长达15厘米,被稀疏短毛;叶片圆肾形或卵圆形,稍具浅裂,略呈3?7角形,长宽约5?14厘米,先端尖,基部心形或截形,有5?7条掌状叶脉,下面苍白色,无毛。夏日开黄绿色小花,花单性,雌雄异株,排成腋生短圆锥花序。花梗长3?6厘米,有小苞片;花萼及花瓣约6片;雄花有雄蕊20个左右,药4室;雌花中有退化雄蕊,心皮3个,分离,核果肾圆形,外果皮肉质,熟时黑紫色。种子马蹄状。 生于山坡坡林边、田边、路旁及沟谷灌丛中或攀援于岩石上。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主产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