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药材大全>正文
防风

防风

主治外感风寒、头痛、目眩、项强、风寒湿痹、骨节酸痛、四肢挛急、破伤风等症。 既可用于风寒表证,又可用于风热表证,尚多用于风疹瘙痒、风寒湿痹疼痛、破伤风与惊风、泄泻,以及药物中毒解救,对慢性砷中毒有一定效果。感冒、荨麻疹、风湿性关节炎、面神经麻痹等可辨证用之。

中文名称 防风 拼音 fangfeng
别名 山芹菜、白毛草、回云、回草、白韭、白种、铜芸、百枝、百种、屏风
性味 味甘辛,性微温。 归经 归膀胱、肝、脾经。
禁忌 血虚痉挛或头痛不因风邪者忌服。 阴虚火旺者慎服。 ①个别患者用药后可见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心烦、出冷汗及皮肤瘙痒、灼热、红斑等过敏反应。用量过大可致出汗过多、口渴等伤津耗气症状。 ②阴血亏虚、热病动风者不宜用。

防风功效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 用法用量:5~10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解热、镇静、止痛、止汗、通便、止血、通经、袪风解表、渗湿止泻。 疏风解表:据清代医学典籍《本草正义》记载,防风通治一切风邪,生发而能散,故治疗头晕眩、恶风风邪、周身骨节疼痛。用于外感风寒、风寒温疟、头痛、咽喉肿痛、眼睛红肿;胃虚阴虚导致的盗汗、舌干口苦、小便不利、咳嗽气喘等症。 通经通络,止痉挛:用于四肢肿痛、风湿痹痛、骨节酸痛、关节肿痛等症。 止痛、止痒:治疗一身疼痛,随所引而至,乃风药中润剂,用于脚气(中医指脚弱病,初先从脚起,后即胫肿,非现在所指之脚气)、手足痉挛、骨头酸痛、风疹瘙痒、腹泻腹痛等症。 除湿敛汗:防风气味倶轻,所以散风邪,治一身之痛,疗风眼,止眼流冷泪,风能胜湿,除全身湿疮。如果跟实表补气的药如人参、党参等配伍,可以敛汗,升举阳气。用于风湿痹痛、盗汗、自汗等。 1.发散风寒(风寒、风热表证) 用治风寒表证,如头痛、身痛等症,常配伍荆芥、羌活等同用,如荆防败毒散;亦可用治风热表证。因其发散功用温和,亦可用治肌表不固、汗出者,常配以黄芪、白术同用,如玉屏风散。其性微温,味辛、甘缓不峻不燥,故前人有“风药中之润剂”之说。 2.胜湿止痛(风湿痹痛) 用治风湿寒痹,肢节疼痛、筋脉挛急等,常配伍羌活、姜黄等药同用,如蠲痹汤。本品善祛全身风寒湿邪,但作用却较为平和 3.止痒(皮肤瘙痒) 用治风邪闭郁肌表而致的皮肤瘙痒症,常与薄荷、蝉蜕等同用;若瘙痒属血虚风燥者,则常与当归、生地黄等养血润燥药同用。主要取其祛风之功用。 4.祛风止痉(破伤风) 用治破伤风及内风所致项背强急、口噤、手足痉挛、角弓反张、四肢抽搐等症,常配伍天南星、白附子同用,如玉真散。本品祛风功用颇佳。 此外,本品炒炭又能止泻,用治腹痛、泄泻等症,可配以陈皮、白芍等药,如痛泻要方。 5、增强免疫力 现代研究表明,防风具有明显的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具有镇静、镇痛、解热和消炎等功效。 6、抗炎,抗过敏 现代研究表明,防风煎剂、浸剂有明显解热作用,并有抗炎及抗惊厥作用。还具有抗过敏的功效。 7、美容 防风能增强皮肤的免疫力,有美容的效果,因此也是美容产品和药物中的常用成分。 防风图片

防风禁忌

血虚痉挛或头痛不因风邪者忌服。 阴虚火旺者慎服。 ①个别患者用药后可见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心烦、出冷汗及皮肤瘙痒、灼热、红斑等过敏反应。用量过大可致出汗过多、口渴等伤津耗气症状。 ②阴血亏虚、热病动风者不宜用。

防风药理研究

防风含挥发油、甘露醇、β-谷甾醇、苦味苷、酚类、多糖类、香豆素类、聚乙炔类及有机酸等。现代药理研究 ,防风具有解热、抗炎、镇痛、镇静、抗惊厥、抗过敏、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并有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 1.防风有镇静和抗惊厥作用。 2.防风有解热和镇痛作用。 3.防风有抗菌、抗病毒作用。 4.防风有抗炎、抗过敏作用。 5.防风对免疫系统有增强作用。 6.防风有抗凝血作用。

防风食用方法

日常用量:4.5~9g,用水煎服。 1、盗汗 用防风5g,川芎2g,人参2g,共研为末。每服2,临睡时服用。可防止盗汗。 2、便秘 用防风、枳壳(麸炒)各5g,甘草2g,共研为末。每服2,饭前服,开水送下。可治疗和预防老人便秘。 3、防感冒 防风6,甘草3。开水冲泡。代茶饮。可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预防感冒。 4、泻肝补脾、止痛止泻 陈皮、防风各6g,山药120g,大米50g,炒白芍12g,红糖适量。将山药研成粉末,放入炒白芍、陈皮、防风的煎液,再加大米煮粥,调入红糖服食。 5、固表益气 防风、焦白术各15g,黄芪30g,乌鸡1只,盐适量。乌鸡处理干净,将上述3味中药用纱布袋装好,装入鸡肚内,入锅加水及盐适量,炖至鸡烂熟即可。

防风选方

1、治风热拂郁、筋膝拘倦、肢体焦痿、头目昏眩:防风、川芎、当归、白芍、大黄、薄荷叶、麻黄、连翘、芒硝各9g,石膏、黄芩、桔梗各50g,滑石150克,甘草100g,荆芥、白术、栀子各0.5g。水煎,去渣,温服。 2、治破伤风及跌打损伤:天南星、防风各等分。将以上中药研成细末。如破伤风以药敷贴疮口,然后以温酒调下5g;如牙关急紧、角弓反张,用药6g,童尿送服。 3、手术后肠胀气  防风50g,木香15g。加水煎成60ml,1次或多次服完。共治疗42例患者,均获痊愈,无1例出现并发症。 4、治过敏性鼻炎:乌梅10g,防风5g,甘草1g。每日1剂,开水泡1小时后代茶饮。 5、泻肝补脾、止痛止泻:陈皮、防风各6g,山药120g,大米50g,炒白芍12g,红糖适量。将山药研成粉末,放入炒白芍、陈皮、防风的煎液,再加大米煮粥,调入红糖服食。 6、固表益气:防风、焦白术各15,黄芪30,乌鸡1只,盐适量。乌鸡处理干净,将上述3味中药用纱布袋装好,装入鸡肚内,入锅加水及盐适量,炖至鸡烂熟即可。

防风药用部位

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干燥根。   形态特征与生境分布 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通体无毛。根粗壮,近圆柱形,顶端密被棕黄色纤维状的叶柄残基。茎单生,直立,由基部向上有双叉式分枝。基生叶具长叶柄,柄基部扩展成鞘状,稍抱茎;叶片三角状卵形,二回或近乎三回羽状分裂,最终裂片条形至窄倒披针形,顶端3裂或2裂或不裂,先端锐尖,全缘;茎生叶较小,近枝顶的常有不完全叶片或只有宽的叶鞘。秋季开小白花,复伞形花序顶生,常排成聚伞状圆锥花序;无总荀片,少有1片;伞幅5~9;小总荀片4~5,条形至披针形,小伞形花序有花4~9朶;萼齿短三角形,较明显;花瓣5,倒卵形,凹头,向内卷;雄蕊5;子房下位,2室,花柱2,花柱基部圆锥形。双悬果长卵形,具疣状突起。稍侧扁;分果5棱,棱间各有油管1条,结合面2条。 生于草原或多石砾的山坡上。分布于东北及河北、内蒙古、陕西和山东等省区。

防风选购保存

以条粗壮、皮细而紧、无毛头、断面有棕色环、中心色淡黄者为佳。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防风地道产地: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宁夏、山东等地。